第四十一章 事后上奏-《北魏武侯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“是一种花。”

    杨恪面色平常的哦了一声,但紧跟着就觉着不对。

    “此等小事,不用你如此大张旗鼓的亲自上门吧?”

    沈兮瑶没有立马回答,想了想上午说过的话,悄悄从袖中摸出一张纸条,微微闭了闭眼,将穆建明换出来。

    等穆建明再睁开眼,摸了摸纸条上事先扎出的痕迹。

    这是穆建明和沈兮瑶约定的,

    如果有紧急事件发生,需要穆建明上线时。为了确保不露出马脚,对于两人都知道的事情,就做了一个暗号,只要一摸穆建明就知道是什么事。

    “陛下,白叠之事虽小,但另一件事却事关重大。不过……”

    穆建明看了看左右。

    杨恪面有不悦之色。

    “此间皆是我大魏肱股之臣,无事不可避之。”

    杨恪刚说完,赵雱就站起来。

    “陛下,微臣所奏之事还请陛下思量,微臣告退。”

    他一带头,其他人都纷纷告退。

    沈敖狠狠瞪了孙女一眼,也离开了御书房,紧走了几步追上赵雱。

    穆建明一脸无辜。

    这事现在确实不易被太多人知道。

    不一会儿,御书房中仅剩杨恪、杨霖父子二人和沈兮瑶。

    “陛下,这事……”

    与此同时。

    鸿宾馆中李匡和李子康二人,挥退了所有手下,也正密议着一件事。

    李匡、李子康二人隔桌对坐,桌子上铺着一张西域的舆图。

    李匡一只手拇指与四指分开,托着脸颊,遮挡住下半边脸,看不出面色。

    对面的李子康面色有些复杂。

    眼中有着一丝希冀,却又极力压制着希冀。

    还有一些激动,却也克制着这股激动。

    身为文人,能青史留名是最大的愿望。可惜李家十几年前外叛,史书中绝不会留下什么好名声的。

    可是,上午的时候沈兮瑶的一番话,又给了他一丝希望。

    即便不能参与其中,可要是能促成此事,也一样能名流千古。

    不过,李子康也知道这件事不是他能决定的了的。

    “李少卿,按辈分算,你也是我的族叔。”

    良久,李匡先开口打破了沉默。

    李子康带后秦中也是鸿胪寺少卿。他抬头看了看李匡,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“殿下是族长一脉,先考则是族长的六弟。这样算来我确实是殿下的族叔。”

    “那族叔称我一声侄儿便可。”

    李子康连连摆手。

    “使不得,使不得。”

    李匡无所谓的挥挥手。

    “此间只有你我叔侄二人,不用讲那般虚礼。况且……”

    李匡苦笑了一下。

    “家里的情况族叔也知道。名义上算是立国,可老祖在家里的做法,哪算的上是一国?我这个所谓的殿下,不过是在外边说说而已。”


    第(3/3)页